碧曦[快穿] 作者:柳亦瑜
言正是。如今四处用兵,用人之际。汉室对匈奴用兵已久,有几次是赢了的?孝文帝孝景帝朝,也未曾因为将领败了,便议罪斩杀。若是都杀了,哪里杀得过来?”内史郑当时也开口附议。
“公孙贺将军无功无过,此次也是不便责罚太过”丞相韩安国见局势一面倒地要轻判李广,便开口提起另一个议题,“只是卫青将军校尉张次公,纵容部下残杀平民,此乃灭绝人lun之举,实要严惩不贷。”
韩安国之所以能够投靠田蚡门下,除了献上重金以外,还因为他也是崇信儒学,跟田蚡一拍即合,主张并无太大差异。
刘彻当初撇弃田蚡为丞相,选了韩安国,也是因为韩安国也是反对黄老之说,是儒学之士。
儒学之说,孔孟之道,其重中之重,便是仁义之道。而仁义之道,在孔孟看来,是不分国家民族,要施用于每一个人的。
自然,时下的民族国家,远没有那么根深蒂固的念想。
在时下人的眼里,汉室之老弱fu孺,跟匈奴的老弱fu孺,是没有区别的。怜悯之心,人皆有之。他们的怜悯之心,是对着所有值得怜悯的人。
苏碧曦当初并未告知卫青,就直接让张次公如此作为,正是早就预料到,卫青如果知晓了此事,华夏自古以来的仁义观念,断然不会让卫青同意,甚至会百般阻扰。
卫青不是会无条件遵守苏碧曦命令的张次公,也不像张次公当过强盗,对于人命几乎是漠视的态度。
时下正常的人,皆会做出跟卫青一般的反应,即便他们知道那是匈奴的fu孺。
这种观念上的本质差距,绝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改变,而是通过几千年的国家跟民族意识,才能培养出来的。
左内史公孙弘也是一位崇尚儒学之道的人,对于张次公此举惊怒到了极点,一向从容的神情也变得义愤,“陛下,仁义之道,为立身之本。文王行仁义而王天下,秦王失仁义而失天下。滥杀平民,为不仁不义之举。若此事不严惩,我汉室以仁义治天下,将何以取信于天下臣民?此例一开,人人皆可效仿,屠戮手无寸铁之fu孺。届时,国将不国,民无立足之地啊!”
“古之君民者,仁义以治之”韩安国义正言辞,一字一句道,“老弱fu孺,皆是我辈当以怜悯之心待之,何以竟然举刀而杀?纵然fu孺拿起了刀剑,只需要将刀剑卸去即可,怎可杀之?何人没有自己的父母,子女乃是自己的血脉,老者乃是应当尊敬的长者。若是失去了对这些人的尊重怜悯,我辈将何以安身立命,何以面对自己的父母子女?”
薛泽再清楚不过刘彻对于皇后的宠爱,而张次公乃是皇后的翁主府侍卫统领,再是皇后殿下的心腹不过了。他可不是只会做学问的儒生,也不是丝毫不知变通的人。皇后现下有了陛下的皇嗣,若是皇子,将是陛下的第一个皇子,还是嫡子。其中的分量,他是能够衡量得清楚的。
他脑瓜子转了转,只拂了拂袖子,隐晦地看了一眼并无多少怒意的刘彻,不紧不慢地道,“匈奴与我汉室百年为敌,甚至威bi高祖皇帝立下城下之盟。此等不共戴天之仇敌,吾辈恨不得族灭之,何以要对匈奴讲究仁义之道?”
列卿执金吾周建德是刘彻心腹,直言不讳地道,“诸位的书生意气,还是留给汉室之子民为好。匈奴是什么人?他们每年都来侵犯边疆,杀我汉室子民的时候,可有眨过一下眼睛?我汉室的fu人被掳去了匈奴,连猪狗都不如,都是作为可以买卖的女奴。我和亲的公主,被肆意欺凌,接连再嫁。吾辈汉室之臣,恨不得将匈奴杀个一干二净,鸡犬不留!”
“满口胡说!”汲黯凌厉的语声传来,张目怒斥,“不过几岁的幼童,又有什么大罪,你们要杀了他们?从未上过战场的fu人,不过放羊牧马,哪里就要斩尽杀绝?连路都走不动的老者,行将就木,何以就要成了刀下亡魂?匈奴的确有灭绝人xing的畜生,但是我汉室以仁义治天下,将士皆是懂得仁孝之人,何以与化外之民相提并论?”
“莫非执金吾以为,我汉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