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分段阅读_第 19 章
    80年代厂区生活 作者:南瓜夹心

    算后来从这条铁轨上分出枝杈,牵了另外一条铁路线到轮胎厂那边去,电厂人依然骄傲,他们的脊梁硬挺的就如同火车的钢轨一样。

    轮胎厂铁路?那不过是沾了他们电厂的光而已。

    就如同铁路那边的那十几栋电厂家属楼一样,为了方便生活,不还是要把家属区健在距离他们厂最近的地方,好方便孩子上学,老人看病家人生活的吗?

    没有他们电厂方面的帮忙,轮胎厂那边连水电供暖都费劲。

    一座电厂上万的工人在加上他们的家属,居住在这里的人口最少也得有3万多人,再加上轮胎厂职工与他们的家属和附近两个大队的村民,四、五万的人口共同书画了一副繁华的人间烟火图,将这原本安静孤寂的山区装点的热闹非凡。

    靠着发电厂,山里面就渐渐长出了一座小城镇。

    第6章

    小姐妹俩有说有笑的来到学校,这边本应该因为暑假而空旷安静的校园,因为这群毕业生的返校也变得热闹起来。

    cāo场上过来领取毕业证的学生们三五成群的来来往往,贴在教学楼门口最显眼位置上的成绩单和市内各所高中、中专的录取分数线,就那么牢牢的黏在教学楼的墙壁上。

    从教学楼门口进出的那些毕业生们,偶尔还会有一两个人停下脚步,盯着那些写在红纸上的名字与数字出神,也不知道在想些什么。

    电厂子弟中学承担着电厂、轮胎厂以及附近几十个村庄适龄孩子们的教学任务,但是平心而论要说教学质量,也只是平平而已。

    每年从这里毕业的学生,考上高中的不足二成,大多数还都是县高与镇高,考入市区高中或者是中专学校的,每年也就那么三、五个人而已。

    这年月高中不好考,中专更难,这种升学率只能说是勉强及格。

    要是换成别的学校,这种成绩校长早就该着急上火的,但电厂子弟中学不一样。

    来这边上学的学生绝大部分都是工人子弟,他们中的一部分运气好毕业之后就会借助父辈或者是母辈的力量进入厂子继续做工人。

    剩下的那些家里有田地的就回家去种田,或者就去参加市里举行的技校考试进入技校去学习技术,再不然就借助家中的关系到市里的其它单位去任职上班,总之电厂大院出来的孩子们,只要肯做事就绝对不会饿肚子。

    就是因为绝大多数的毕业生都有各自的出路,所以厂职工子弟中学的学风之前一直都非常自由。

    想学习的老师绝对会认真教导,不想学的只要不在学校里面捣乱,老师们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随着他们去了。

    但这种气氛孙骈估计维持不了多久,随着百万知青陆续返程,城里现在的就业压力非常大,听说几乎每家每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