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战五千年 作者:维斯特帕列
在收回了关内道和山南东道之后,嘉朝暂时停止了扩张的度,除了钱骅的水师在大海上剿灭海盗以及罗世绩在河东道和那些南下的蛮夷偶有冲突之外,其余各个地方都恢复了平静,就连山南东道的周伯符也将境内的盗匪剿灭一空。
这些人要么向他投降,或是加入嘉州军中,或是回家种地,或是去其他地方谋求一个出路;要么就在大军压境之下,山寨被连根拔起,匪按律处斩,胁从者或是根据罪责处以年份不等的苦役,或是放还家中;当然也还有一些及不肯投降也不敢负隅顽抗的,只好带着麾下的人马逃出了山南东道,来到黔中道和山南西道继续过着打家劫舍的日子,当然这些人里究竟有多少是真的盗匪,又有多少是黑冰台的人马就不好说了。
为了避免引起蜀中的紧张情绪,周伯符并没有带领人马越境追杀这些人,而依靠蜀中军队的力量,根本没办法剿灭这些神出鬼没的盗贼,于是这些人就在蜀中安安稳稳的扎下了脚跟,算是暂且得以享受几年好生活了。
周伯符的举动让苏子灿等人渐渐放下心来,嘉朝似乎真的没有马上就收复蜀中的打算,于是他们渐渐放松了警惕,又开始过起了终日宴饮的腐朽生活。
但是在他们没有注意到的地方,周伯符和郑飞黄却在为攻入蜀中做着紧张的准备,周伯符对那些新加入嘉州军的本地士兵进行了高负荷的操练,很快就将这些人操练的有模有样,在保留了原有的山地作战技能之外,纪律性和相互配合的效率都有了大大的提升。
周伯符带领人手将这些山地作战的精要编辑成册,然后用到了对其他士兵的训练上,这些老嘉州军本来就有极强的学习能力,再加上身体素质要远远好于这些新兵,所以他们很快就适应了新的作战方法,甚至还后来居上,在多次实战演习中击败了新兵。
“再有一两年的功夫,就可以训练出十万以上熟悉山地作战技巧的军队,到了那个时候,蜀中天险对吾等来说就根本不是问题了。”一次规模较大的演习结束,周伯符对前来参观的郑飞黄说道,言语之间颇见得意。
“哈哈,周将军果然不愧为国朝名将,看来日后攻略蜀中的主帅非周将军莫属啊!”郑飞黄大笑着说道,纵然已经是嘉朝的一方大员了,郑飞黄还是没有改变商人的性子,言语之间十分圆滑,让周伯符听了很是高兴。
“只要陛下下令,周某定可在一年之内彻底扫平蜀中三道!”周伯符也丝毫不掩饰自己对这一职位的向往,如今李悠恐怕是不会在亲征蜀中了,那么剩下的众多将领里面,许光一向不轻易外出,钱骅的水师在蜀中派不上用场,罗世绩要盯着河东道,史怀义镇守关内道,秦士信相对更熟悉骑兵战法,那么他就成了这一任务的最佳人选。
说完军队的事情,俩人又聊起了当地的政务,若是将来要进军蜀中,除了军队之外,后勤供应同样重要,这能不能维持畅通的后勤就要看郑飞黄的了,他除了要征集足够的民夫为大军运送粮草之外,还要保证在大军进之前修好山南东道的道路。
山南东道境内多山,道路也不甚通畅,道路大多为羊肠小道,甚至还有不少地方乃是在悬岩峭壁上凿出来的栈道,这显然是无法支撑大规模的物资运输的,尤其是在嘉州军中还装备了数目庞大的大炮,大炮想要通过这样的道路谈何容易?所以想要进军蜀中,就必须先将山南东道的道路修缮完毕。
“朝廷拨付的粮食、钱财和工料也算充足,山南东道的百姓难得有这样一个赚取钱粮的机会,人工当然也不是问题。”筑路所需的工人除了从关内道拉回来的俘虏之外,还征集了不少当地百姓,那些俘虏只需要给吃的就行,百姓除了吃喝也只需要付出相当小的报仇,但尽管如此想来做工的百姓还是络绎不绝,因为这里的百姓生活实在是太过困苦,农闲时期又无事可做,就算不给钱恐怕也会有不少人为了省份口粮而加入。
但是在修路的过程中也并非没有麻烦,先这道路占据他人田地、屋舍和林木等的赔偿就是一个极大的问题,要是普通百姓还要好一些,只要朝廷给的价格公道,再优先录取他们家的劳力用工,就可以轻松地解决。
可那些略有声望的大户士绅可就不一样了,他们往往仗着自己的身份想要向朝廷索取数倍的补偿,要是放到前朝,他们的行为往往会得逞,而给他们增加了补偿,自然要落到百姓的头上,用克扣给普通百姓的补偿来弥补这个缺口,可是到了嘉朝却是不一样,打击豪绅一向是嘉朝的既定政策,如果他们不答应说不得就要让他们尝尝国法的滋味了。
这些人当然不可能轻易屈服,于是一次次的争斗生在朝廷和大户豪绅之间,也多亏了有周伯符麾下的士兵,还有许多朝廷派来的得力干才出面帮忙,郑飞黄才算是将这些动乱压了下去。
不过到了后来,这些大户豪绅眼见着硬抗不行,于是又换了新的方法,“眼下道路已经修到了平州,可是根据周正心周大匠勘测的线路,必须要路过平州最大士绅乔家的祖坟,乔家却是无论如何也不肯迁坟,这倒是个麻烦。”
时人对死后之事看得极重,尤其是乔家这样的大家族,要想说服他们迁移祖坟谈何容易?而且对于这样的事情郑飞黄也不好使出强硬的手段,为此他颇为头疼。
“哦?就不能改变路线?”周伯符问道。
“却是不能,四周要么是大山,要么是大河,唯有此处方才适合修路,要是更改路线的话,这花销就要翻上数倍了,本官却不能如此浪费朝廷的钱粮。”郑飞黄答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