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战五千年 作者:维斯特帕列
李悠在朝堂上宣布了自己即将御驾亲征的决定,朝臣们自然是好一番相劝,但是他已经打定主意,并且取得了姚广孝等重臣的认可,所以这些人的反对意见并没有给他造成多少困扰,朝堂上开始忙碌起来,各个衙门都在为这次出征做着准备。
一个月后,各项准备都已经就绪,从各处调集来的士兵进入京郊大营驻扎,并在周伯符的带领下进行着最后的适应性训练。运河之上运送粮食、军械等物资的船只连绵不断,史怀义带着辎重队将这些物资分类装运,随时准备出。
黑冰台也源源不断地送上关内道的消息,当然那些僧人道士的贡献也没有被漏过。黑冰台的人手和僧人道士们在关内道和漠北草原上加大了活动的频率,除了查探各种消息之外,他们也频繁地出没于各个部落要人的营帐之中,想要用自己的力量来减轻一些大军北伐时将会面临到的反抗。
等钦天监看好的黄道吉日一到,换了戎装打扮的李悠随即在朝臣和京中百姓的瞩目之下,祭拜过天地与战神蚩尤,带着十五万大军缓缓向北方开去。不同于上次李圭出征时的景象,这次无论是朝中群臣还是前来恭送的百姓,都对李悠击败阿鲁布没有任何疑虑,他们讨论的问题只是阿鲁布的抵抗到底能坚持多久而已。
如此重大的军事行动,当然瞒不过坐守龙城的阿鲁布,他也立刻召集群臣商讨对策,他故作不屑地说道,“十五万大军就想攻入龙城,这李悠也太小看我漠北的勇士了。”
“陛下英明,李悠此举乃是以卵击石,定会步李圭之后尘,被大汉轻松击败。”群臣一片附和之声,但是在他们心里却不是这么想,上次李悠以区区十万大军就击败了阿鲁布亲自率领的三十万兵马,这次他率领十五万大军北上,而关内道只剩下了二十多万兵马,恐怕就算有城墙的防御也挡不住他们吧?
而且上次李圭御驾亲征的时候,乃是国师袁章统率军队,有无数大魏的世家豪门、朝中要人拖李圭的后腿方才有了那场大胜,而如今袁章已经身死河南道,杨介夫等人也早就死了,如今的嘉朝可没有愿意给阿鲁布帮忙的重臣,他还拿什么抵挡对方的进攻?
再说了这李悠就算是在上次李圭的御驾亲征中也没吃到多少亏啊?仅仅领着两万残兵就挡住了国师袁章的十万大军,最后还顺利突破重围将李圭带回了京城,这如今他手下的兵马更是达到了十万,又怎么会输呢?
除了阿鲁布的嫡系人马之外,殿中的臣子们已经开始考虑后路了,那些漠北各部的贵人们琢磨着,是不是等局势不利的时候就立刻学着此前的普部和薛奢部一样率先逃跑以保存自己的实力?反正在他们看来南边的中原人是没办法对漠北草原进行直接统治的,只要躲过了这一劫,再经过数十年的休养生息,他们未尝不能过今日的阿鲁布。
而那些投降阿鲁布的原大魏官员则要忐忑的多,这才几年工夫啊,以前看上去强大无比的大元为何就衰弱成这个样子?他们深深地后悔自己当初为什么不坚决一些,要是再向李悠投降,也不知道人家收不收啊?空着双手去肯定不行,但是带上一份礼物呢?比如说北虏的军事情报?比如某个北虏要人的级?亦或是某座城池?
“陛下,如今唯有赶紧联络河东道诸部,让他们率军南下攻打嘉朝,好让李悠无法全力进攻我大元,如此方才是上策。”伯颜又站出来捡起了自己联络河东道诸部的方略,上次早早遇到挫折之后他并未放弃这一计划,并加强了和其余各部落的联系,倒也被他说动了几家。
“哼,如今李悠虽然率军北上了,可罗世绩和钱骅依旧带着大队人马堵在河东道南边,就凭河东道那群家伙也想突破罗世绩的防御?”阿鲁布显然不看好这些人的战斗力,但是他也没有更好的办法,只能让伯颜去试试看,“不过现在是用人之际,也顾不了这么多了,你再带些礼物去河东道走一遭吧!”
一时之间这些家伙也拿不出什么太好的办法,所以阿鲁布也只能将各地的兵马都聚集起来,并且加紧了对粮草等军需的搜刮,关内道境内的百姓再次怨声载道,各处揭竿而起的义军越来越多......
不久之后,这一消息也传到了那些似乎已经被遗忘了的大魏俘虏们的耳朵里,李冲现在已经没什么精力去责骂李悠登基篡位了,反正这也不是第一次了,此前福王、越王、齐王和蜀王他们不也干过同样的事情么?反倒是越王和福王的待遇让他有些心动,或许自己要是落入嘉州军手中的话,是不是也能捞一个他们这样清闲富贵的安排?
反正自己早就没了至高无上的权力,与其在龙城被那些蛮夷百般折磨,还不如回到中原去当一个富家翁。
至于那些跟在他身边的文武官员,则是反应不一,有些愚忠之人再次破口大骂李悠,而那些心思活络的则开始考虑自己要是归顺新朝,是不是可以捞到什么官职?只可惜自己昔日那些同年、同族如今还位列朝堂的已经没有几个了,就是想找人说话都不好办啊。
河东道的众多部落在听闻李悠北上的时候也提高了警惕,要是阿鲁布被他们干掉,那么接下来是不是就该轮到自己了?这到底该如何是好啊?有些弱小的部落已经考虑是不是要迁徙到更寒冷的北方以躲避将来嘉州军的攻击,而有些自恃实力强大的部落则考虑是否南下对嘉州军展开进攻,好借此延缓嘉州军攻略北方的度,好让自己的部落延续的更久一些。
就这样,在各方势力的注目下,李悠率领大军出了京畿道,来到了关内道境内,即将和北虏接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