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五七八章 丰厚的遗产
    辛亥大英雄 作者:河马散人

    @@@@@@宝庆府内车来车往,往日里寻常不能见到的汽车一辆接着一辆,沿着蔡锷将军带头捐款集资修建的水泥马路向山门镇方向驶去,让很多当地人都暗暗嘀咕出了什么大事,要惊动养病在家的蔡将军。

    没有豪门大院,也没有车马轿门,普普通通的青砖小院让人看不出此地主人的显赫身份。朝南的卧房内飘荡着浓浓的药味,几个孩子坐在院内一边写字还不时抬头看看那里。

    蔡锷躺在床上,背靠软垫面色苍白,脸颊深陷嘴唇都变得乌青。如果是不认识的人,一定不会将病榻上的他与那位辛亥举事、创立滇军、兵戈青岛,纵横欧战的国防柱石联系起来。但确确实实,这位中途加入国防军,震慑日本,引动龙啸,打出中国军魂的中国将军终因气疾缠身走到尽头。

    “侠如兄,咳咳。”蔡锷声息低落,才开口便剧烈咳嗽起来,刹那间嘴角就出现缕缕血丝。一直坐在床边的李烈钧连忙起身抚胸捶背,又叫喊外面待命的医生,但都被他轻轻推开了。稍事平息后让医生离开,伸手轻轻抹去嘴角的血痕说道:“不用忙了,大限已至,非药石可医。”

    才两句话,李烈钧的眼窝就红了。西北初定后他受命回国防大学继续深造,趁休息来看蔡锷,却没想到竟然成了最后一面。所以连忙向南京发电报,但没想南京人还没到,蔡锷的病情就愈发严重,短短一天气息便微弱至此。

    两人交情很深,同年所生,同赴日本留学,辛亥年更双双在江西和云南举事,就此奠定革命大业。但革命成功后两人的路却截然不同。蔡锷坐镇云南却被唐继尧害的差点丧命,最终投入国防军麾下参加北伐、鏖战青岛一跃成为国防军双柱最后还在瑞尼韦尔和岳鹏一起打出中国军魂,就此奠定中华根基!而他却因为各种原因困守江西,最终被杨秋三巴掌打掉全部骄傲发配乌梁海守卫边疆,借欧战才慢慢一步步爬到今天。

    论水平他未必不如蔡锷,但命运和性格却让两人走出了完全不同的道路。而如今蔡锷眼看要撒手人寰,也不由想起早年东渡留学,与同学们一起追寻救国道路,风华正茂的岁月。所以良久后才慢慢重新坐下,握着蔡锷的手安慰道:“松坡岳鹏和参谋长已经在来的路上,总司令那边也发了电报,你放心吧。”

    蔡锷点点头,知道自己时间不多慢慢从枕头下抽出一叠厚厚的书稿:“此书乃是我数年总结,麻烦转交总司令。转告于他咳咳,蔡锷无法再相助了望他勿要操之过急,民族奠基已稳!咳咳已非外力能撼,只需细细打磨。观寰宇各国,巴黎和约辱没之重无以加复,德国之民族精神一旦被激发必将震慑欧美。与日俄短时内已无修好可能,故蔡某撒手后不出二十年我国必定又有场旷世大战!

    咳咳国战!一旦战云再起,必将是真正地国运之战!日本一战而强,再战而盛,三战尽弃,已非心腹大患,唯有西北最为危险!南洋乃是日本之唯一昌盛机会,也是英法不弃之地,苏俄失去东方必定要转进波斯南下,故南洋之乱必早于国战!一旦南洋大乱,就咳咳是国战之先兆!”

    “松坡,先休息吧,这些不妨等总司令回来。”李烈钧见他一边说还一边咳嗽,连忙安抚让他休息。可蔡锷却一把推开手,脸上飘过一片不正常的红晕陡然加强声音:“侠如你可知道,总司令为何迟迟不打民党共和?!怕?顾忌?不敌?都是玩笑!蔡锷一身从不服人,但今日却要说一句!

    杨秋者,乃蔡某平生仅见之辈,才华之高非笔墨能述。年少无惧起兵乱世,提三尺剑,开疆万里!乃不僭位号,不传子孙,立渔夫撒手前承诺不改国体!为我中华建立公平,开万世强盛,他才是真正的大英雄。遍观今日之中国,实乃百年不见,汉唐华景气象隐现!故无论他做过什么,错过什么,手浸多少浮屠,为国之心却可昭日月!

    为今之中国,只需再太平十载,外寇就无推翻之能。唯有内里党争却需小心应付!蔡锷不通政事,不知作何应对,只想请侠如代为转告一句。既国体已保,不妨安心在野监督执政,只要国体根本不动,他一日不离中枢,就莫要存非分之想!以免再起刀兵同胞相残!唯有此,方可确保民心集力,同胞齐心,建建,建万世不朽大中华!”

    “松坡!松坡!”

    最后时刻,蔡锷高喊一句,双手握拳汗如浆液,眨眼间又胸膛平息,双目不甘似因无法看到梦想的大中华而瞪圆,望着门口急冲而入的岳鹏等人,慢慢合上。

    1923年11月19日,一代名将蔡锷撒手人寰年仅41岁。

    天妒英才,举国皆悲。

    蔡锷病逝的消息随着电波报纸迅速传遍全国各地,甚至还传到日本和欧美。拉开日军衰败的青岛战役后,日本上下已经将这位中国将军恨之入骨,所以当他去世的消息传至,还出现奔走相告欢庆大敌毙命的场景。欧美尤其是当初携手对敌的协约各国则纷纷吊唁,黑格和福煦等将军还亲自发来电报,就连当初的对手兴登堡等德国将领都通过各种方式表达他们对这位才华横溢的中国将军的哀悼。

    得知蔡锷病情加重后,杨秋连夜取消所有后续访问,但由于横跨大海路途遥远,抵达南京时蔡锷的葬礼已经结束。黎元洪和杨秋商量后,正式追封蔡锷陆军元帅军衔,还决定破格征召蔡锷长子蔡瑞入保定陆军学院学习,最后又将他的两位夫人和三个孩子安顿好。

    虽然面面俱到让两位夫人倍感欣慰,但终究是天人相隔。站在墓地前,杨秋只能用鞠躬来感谢这位帮助他统一国家,并一直默默支持的将军。

    “这是松坡留下,让李烈钧交给您的。”宋子清将用红绸包裹的遗稿交给杨秋。

    打开绸布后是厚厚一叠书稿,不是诗词也不是日记,而是这些年蔡锷亲生经历现代战争后的总结和展望。书中很多理论还很含糊,但却首次提出“国家战争”和“集团作战”等理论。杨秋越看越是惊讶,虽然论真实战争理论他远不如这个时代的名将,因为有穿透百年的目光才能傲视群伦,所以看完书稿后才真正明白什么是战略家!

    书中的理论还很初级,却几乎将鲁登道夫提出的“总体战”,图哈切夫斯基提出的“大纵深”和“机械化战役”全部包括进去。明确未来战争将是国力、人口、经济等综合的较量,并认为随着飞机、坦克的普及运用,未来作战样式将发生重大变化,会出现地面坦克突击,空中飞机掩护,集结成千上万大炮对敌实施歼灭性打击,实施大迂回、大纵深穿插的新模式,并初步对这些作战方式进行了研究和探讨。

    无价之宝!真正地无价之宝!

    这份东西如果落到欧美手中,或许会立刻掀起新军事革命,新作战理论研究的狂潮!

    而且蔡锷所看问题的角度还和那几位名将不同,他站在了中国的立场上,详细分析了中美日三国的太平洋战略态势、冲突等等,还认为南洋将是引发三国大乱战的祸根,并首次提出必须将南洋纳入大中华圈,即使不占领也必须施加更强影响力,只有当南洋成为中国腹地,才能最终屹立世界!

    如果说作为一位陆军将领,在杨秋潜移默化下那么久,又指挥过欧战并开创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装甲突击战后,提出总体战和机械化大纵深还不算什么的话,那么他对蔚蓝国土的展望就真是超越性的,这点连杨秋也在慢慢构思还没成熟。

    所以没有任何犹豫,杨秋就推掉全部工作,还将蒋方震、岳鹏和宋子清等人召集在一起,详细认真的开始研究这本书稿,并结合后世经验和理论对其进行修改。整个冬天杨秋都在忙这件事,连首批犹太裔劳工抵达都没关注,对他来说这是对军队作战理念和思想,作战方式进行一次从头到尾大调整的好机会。

    直至新年前,杨秋才终于完成对蔡锷书稿的修改,而蒋方震、宋子清和岳鹏在参与讨论和修改后,更是惊讶杨秋对新军事脉搏的把握,和可怕地预见性目光,感觉从头到尾都被洗礼一遍!

    新年后第二天,署名杨秋和蔡锷联合著作的《国家战争》一书正式在军方出版社秘密刊印,并将其列入全国最高军事学府,国防大学的军事战略必学科目!因为这本书的战略价值极高,所以只能在大学内部教学传阅。而国防大学因为不招收外籍生,且所有学员都是军方和国会推荐的再学习士官生,保密性比普通军事学院更高,所以这本著作很多年后才被外界知晓。

    国防大学开始研究和学习《国家战争》一书中的战略思想和作战手段后,包括刘明诏在内的新生代将领也纷纷被召回,开始学习新理论。同时杨秋也时隔多年微调军队,将原本为保密参杂在步兵师中装甲旅首次独立出来,正式给予国防军第1至第8装甲旅番号,同时加强4个中央警卫师的坦克、卡车和装甲车数量,增强机动能力、增强火力,电台等等新技术装备,为组建摩托化步兵师悄悄准备。

    至此,国防军改革全部完成。最重要的陆军总计建成40个师,包含4个中央警卫师和4个混成师。取消最初为解决军官不足采用的三旅制,改为两旅制,还设有8个独立装甲旅和3个特种独立旅。空军不变的情况下增设一个空勤团(伞兵),为将来建设伞兵部队累积经验。同时海军也再次明确两洋舰队,海军陆战队也从团升格为旅。

    轰轰烈烈的新军事革命,如阳春三月的蔓藤,开始在中华大地迅速蔓延,蔡锷以陆军身份提出的海军必须确保夺取南洋制海权的理论,也让海军获得更大施展空间。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