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穿越成小官之女_分节阅读_89
    穿越成小官之女 作者:溪畔茶

    霜娘安慰他:“你再忍忍,再有五天太医来复诊,他要说没什么问题的话,你就可以正常一点用饭了。”

    周连营半抬起头,声音沉稳地道:“我现在就没什么问题了。”

    “你说了不算。”霜娘一点没被迷惑,无情地拒绝了他。

    周连营只好叹了口气,倒不纠缠,只说:“我不闹你了,你吃吧,饭菜凉了就不好了。”

    然后把头撇到了对着窗户的另一边去,霜娘看着他的后脑勺硬忍住了心软,重新吃起饭来,一时吃完,招呼丫头进来收拾残局。

    碗盘装进食匣里都撤出去,桌几抹过归了原位,一阵动静过后,屋里重新归入安静。

    丫头的脚步声出了门槛,周连营扭回头来,叫霜娘:“过来坐。”

    霜娘依言过去,一坐下,周连营返身扯她的胳膊,他年轻又底子好,恢复得快,现在已经有了些体力,霜娘让他扯得侧身倒下,亲吻迎面袭来的时候完全没反应过来。

    这个吻还有点激烈,持续了好一会,他撤出之后霜娘都没想起要坐起来,只觉得晕乎乎又满心疑惑,不知道他这忽然是哪里来的兴致。

    再看一眼近在咫尺的俊颜,他还显得有点遗憾,意犹未尽似的。

    “下回别漱口了,酱鸭味都没了。”周连营和她说,温热的吐息暖暖地交融过来。

    ……讨厌!

    霜娘直起身就要走,周连营把她拉回来,笑道:“别闹,和你说正事。先前父亲进门,说起皇上松口那一句时,你还没有回避,我怎么瞧见你皱了皱眉?”

    到底是谁在闹。霜娘白他一眼,再想他喝了十天的粥了,确实寡淡得可怜,才罢了。道:“我觉得那句话阴阳怪气的,怎么叫太子‘想’习政就习?明明大家是请圣命,这么一说,他倒好像把话推给太子了。”

    周侯爷是喜气洋洋地进来说的,可她听到耳里,第一个感觉却是不舒服。

    听是为这个,周连营不太在意地道:“皇上就那个样,他不情愿太子出头,被一直逼着当然不高兴。不管他,能逼出这句话来就够了,当着文武百官的面,他总不能再反口吧。”

    **

    之后的事实证明,皇帝能反口——准确一点说的话,倒也不算反口,皇帝开头只是拖,不明文下诏令太子入朝,太子未接诏书,总不能自己跑出来,只好等着。太子等这么多年了,也还沉得住气,等就等了。官员们性急,等两天就等不住了,上书催促,结果却如石沉大海,毫无一点反应。

    除了逢五的大朝之外,每日也有小朝会,不过这种小朝参与的人就要少得多得多,一般就是几个重臣阁老,五个阁老里三个太子派,一个中立,另有一个齐王派。

    皇帝一度很想提升阁老里的齐王派比例,但无奈国之重臣和他身边的太监不同,即使贵为天下至尊,他也还真没有办法随心所欲地拨弄——阁老是需要群臣廷推才能上位的,也就是先由大臣经过朝议,推荐给皇帝,然后皇帝再下诏任用。

    当然,既然是天下至尊,皇帝也有权省略掉这个廷推程序,直接下特旨任命自己喜欢的官员。但一般官员都不愿意承受这个“殊荣”,因为丢不起这个人,就算偶尔有脸皮厚的奉了命,这种手续短缺的阁老也极难服众,御史最喜欢盯着参,芝麻点大的失误都不会放过,不参到本人请辞不罢休。

    所以几番折腾来去,皇帝最后只得捏着鼻子认了这个现状。

    太子派的阁老们见到皇帝迟迟不下诏,自然也要催促一番,只不过阁老们和下头的官员比要稳重一些,又有顾虑,怕把皇帝催急了,好不容易得来的成果再有反复,所以话说得就都比较含蓄。

    这一含蓄,皇帝就直接当听不见了,又有齐王派的那个阁老在里面不停打岔岔开话题,结果催了好几天都没催出个准话,就这么拖着迎来了又一次大朝会。

    这是十月的最后一次大朝会了,算来前面两次都那么精彩跌宕,这最后一次,自然也是消停不了了。

    太子派们又是攒足了火力当朝发难,皇帝没法对着这么多人装聋作哑,但他这次却不头疼了,因为他是有备而来的,稳稳地道:“朕上回就说了,太子想习政就习,如今太子并没有表露态度,是想还是不想,朕怎么好下诏?”

    太子派们先有点发蒙,没想到皇帝能耍这个无赖,反应过来后就据理力争起来,但皇帝不搭别的腔,就咬准了一句,太子没表态,他没法下诏。太子派们态度要激进点,皇帝也跟着更进一步说,太子至今没表态,看来就不想习政,不用再讨论这件事了。

    太子派们哑了火,明知皇帝是在玩文字游戏,然而他就是玩了,能奈他何?怕皇帝更加光棍,真的就此全部反口,也不敢立即进逼了,只得暂且败退下阵。

    太子习政是举朝上下都在关注的事,月初就开了头,闹了这么久,太子们看着气势如虹,到月末这次朝会怎么也能尘埃落定成功如愿了,谁知竟还能出了这个反复,真是大出众人意料。

    朝野上下,再度议论纷纷起来。

    ☆、第98章

    朝堂乱,永宁侯府也不太平。

    却不是为了太子习政又出意外的事,而是府里自身出了点问题。

    事发是五日前,就是约好了太医要来复诊的那日,迎晖院上下都早早起来,做了洒扫之类的准备,等着太医上门。

    太医还没来,七姑娘周绮兰先来了。

    打从上回霜娘在周连恭的饯别宴上收拾过她以后,周绮兰赌了气,路上看见霜娘都不肯打招呼,更不再往六房院子来,这一回来,是被苏姨娘硬劝了来的。

    周连恭虽然从未明确说出过自己的态度,但他的行动一直在试图拉开和苏姨娘的距离,苏姨娘不是不知道,但有周侯爷在后面撑着,她仍想多做努力,把周连恭捆到自己这边来——然而努力到最后,周连恭放弃考庶吉士的机会,放弃在京机会,不惜自降前程,远去了千里之外。

    苏姨娘终于不得不心冷,明白姐姐的这个儿子是怎么也不可能和她一条心了。

    心冷之后,就是心慌,她当初没生女儿的时候捆绑周连恭是为了自己,生了女儿之后就更添了一份为女儿将来计的慈母心。苏姨娘心里很清楚,女儿在家千娇万宠,出嫁到了婆家可没人这么惯着她,到时候日子过得怎么样,一半看自身,一半靠娘家——看周娇兰就知道了,那么个蠢货,要不是有个有出息的哥哥在,凭她自己还不知把日子过成怎么样的一滩烂泥了。

    周侯爷在的时候,苏姨娘不用发愁,女儿要是在婆家受人欺负了,自然有他出头做主。可周侯爷如今已经五十多了,而女儿才将将十岁,守到女儿出嫁,总得再有个七八年时间,他到时候还能做几年的主呢?

    苏姨娘原来是想得很好的,周侯爷靠不成之后,就靠周连恭,怎知这两个人的次序与她想得不一样,周侯爷还没倒,周连恭已经靠不得了,这往后可怎么办呢?正院那一脉,因她旧年行事不知收敛,早已得罪光了,就算到时肯为着侯府的颜面替女儿出头,这面子情和真格的尽心尽力,差别大到能隔出一座山去。

    苏姨娘想来想去,最后发现,明知正院不待见她,她也只能硬着头皮往上贴了,因为就没别的选择,难道指望周连平吗?那个废物不帮倒忙就不错了。

    正院长房二房都肯定没戏,只有小六房,还有一试的可能,年轻人的脾气没那么硬,心也软些,苏姨娘觉得小六房就算也不喜欢她,但总不至于对绮兰一个小孩子有什么心结吧?

    正好这回周连营受伤,苏姨娘认为正是时候,听说周连营的伤势好了一点能见客后,就力劝女儿上门去探望。

    周绮兰很不乐意,被劝了好几天才来了,带了一件自己做的绣品当随礼。

    虽然是个熊孩子,上门来了也是客,霜娘收了礼,吩咐人上茶果,陪着说了几句,态度虽然不很热情,但也不冷淡。

    周绮兰再把苏姨娘教的几句话慰问了一下周连营,周连营的态度基本和霜娘类似,他对这庶妹没感情,但也不至于特意给她脸色看,温和地给予了回应。

    这么一来,周绮兰来时还不情不愿的,坐了一会就变得高兴起来了,然后,她的老毛病就犯了。

    她问霜娘讨要一件绣品。

    “……”霜娘无语,她觉得这熊孩子一方面可能是真的喜欢她的手艺,更大的一方面,应该是一直想要而一直得不到,所以种下执念了,偏偏就要得到。

    这时的气氛还不错,霜娘以前不肯给她不是小气,而是不喜欢她那种理所当然的态度,她这回倒还好,霜娘也就答应了,进卧房去要寻一件送她。

    周绮兰却有主意,她不要别的,就看上了摆在桌上的一副□□图。那是霜娘这几天正在绣的,还没完工,差了两片叶子,绷在绣花绷子上,周边放着丝线针剪等物。

    周绮兰说着就走过去伸手拿,没留神手指刮到半张的银剪尖上去了,划了道半寸的伤口,流了血出来。

    周绮兰呜呜就哭了。

    霜娘吓一跳,苏姨娘可不是个讲理的主儿,周绮兰要在她这里伤了,可麻烦得很。忙走过去一看,见是道又浅又小的口子,才松口气。

    这种伤要在她手上,她都懒得管,过一会自然好了。但伤的是客人,为表礼仪,霜娘亲自给她先洗过,又让人拿止血的药粉来,洒上,再剪了一截干净的白布替她包裹上。

    周绮兰虽然娇惯,但霜娘这么样样亲手帮她处理伤口,她自觉得到了足够的重视,伤本来也不重,她的眼泪慢慢就止住了,又想起问霜娘讨要起绣件来。

    “等绣好了我叫丫头给你送过去。”霜娘答应了她。

    周绮兰握着受伤的手指,眼圈红红地道:“六嫂,明天能绣好吗?我想早一点摆到我的卧房里。”

    她这么催促虽然不太礼貌,但比起以前来是好多了,霜娘就没留难,道:“好,明天送给你。”

    “谢谢六嫂。”周绮兰开心地道,又说了两句,便回去了。

    她走了不多一会儿,太医来了,安氏接到消息也跟着来至,霜娘避在里间,专心听着太医的复诊情况。

    “六爷底子强健,恢复得很好。”仔细检查之后,太医说,“之前的方子需要换一换了,不必再内服,我开一副新的外敷方子,照方外敷一个月,届时看情况再斟酌是否还需用药——我看六爷这复原情况,应该是不用了。”

    安氏和霜娘听得这话,都放下心来,安氏便和太医约好了一个月之后再请他来做最后的诊断,之后因这时辰是理事的时间,安氏那里有许多媳妇嫂子等着回话,便先回去了。